NBA 毕竟是一个以商业为核心的联盟配资知识网,比赛实际上是他们所出售的产品,而盈利始终是首要目标。虽然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是他们实现盈利的一种主要方式,但其背后承载的商业模式远不止于此。
至于球员,他们可以被视为创造高水平比赛的“工人”,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条流水线上的工匠。有的人在这条线上十分熟练,他们可以将产品打磨得精美绝伦;而有些人则只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,确保每场比赛的正常进行。这些球员的能力和表现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质量,也为球队的经济收入贡献着力量。
可能你会感到惊讶,NBA 球员在海外举办的季前赛,如NBA中国赛,其入境身份其实是“演职人员”。简而言之,他们参与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表演。这种看法或许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个联盟的本质。尽管NBA官方始终对博彩持否定态度,并持续打击这种行为,但他们却又选择向博彩市场靠拢,同时坊间的“赌球”传闻频频出现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展开剩余77%人生如同一场戏,篮球比赛同样离不开演绎。然而,NBA想要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,依赖博彩的风险实在太高,而依靠门票的收入又显得有些缓慢。因此,他们的盈利涨幅主要还是寄希望于转播合同。每年工资帽的提升,也正是得益于这些转播协议的更新。
近期,NBA签署了一份新的转播合同,合同的总金额高达760亿美元,期限长达11年。这笔巨额的转播收入无疑将大幅提高联盟的工资帽,为球员们提供更丰厚的薪水。回忆起过去,康利当年曾成为首位签下亿元合同的球员,彼时还有人对此嗤之以鼻,如今顶级球星的薪资轻松达到三年1.6亿美元,仿佛是“随手可得”,让很多普通打工者不禁扼腕叹息。
由于大额的转播合同,NBA在新赛季的全美直播比赛数量也将相应增加。为了维护广告商的利益,让更多比赛进入观众的视野尤为重要。根据统计,2025-26赛季,NBA将创下247场全美直播的历史纪录。但并非每支球队都能平等享受这一福利,谁能在全美直播中亮相更多,谁就能成为流量的新王者。
湖人队和金州勇士依然屹立于NBA的流量巅峰,分别有34场全美直播比赛。詹姆斯、东契奇和库里依旧是这个联盟的流量明星,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。人们不禁担心,若詹姆斯和库里退役后,后来的新生代球星能否继续顶住这样的压力,支撑起联盟的流量。
此外,位于大城市的球队或是顶尖强队也得到了流量的倾斜。例如纽约的尼克斯和卫冕冠军雷霆队,各自也有34场全美直播的机会。森林狼队的全美直播场次由上赛季的18场提升到28场,而火箭队则真的如同“坐上了火箭”,从3场跃升至28场。这种变化为球队提供了更多曝光机会,也反映出他们的竞争力和吸引力。
然而,对于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球队来说,情况就显得相对严峻了。篮网、猛龙、奇才、爵士和鹈鹕等队伍在新赛季仅拥有2场全美直播的机会,显然在曝光率上处于下风。其中,鹈鹕队的境况显得尤其令人意外,因为他们有着人气球星“胖虎”锡安。然而,这似乎也发出了一个警告:锡安在NBA中的光环逐渐消退。
回想2019-20赛季,鹈鹕队因锡安以状元秀身份加盟而拥有30场全美直播。当时,NBA对锡安寄予厚望,认为他有潜力成为“下一个詹姆斯”。在那个赛季,NBA为了迎合锡安的首秀,特意调整直播安排,为他专门播出4场比赛。不幸的是,由于伤病,他直到2020年1月23日才成功首秀。如今,不论锡安的状态如何,NBA似乎对他的关注逐渐减弱,只是一味地让他在边缘沉沦。
人生浮沉如戏,NBA的画面愈加复杂。在这片舞台上,新的角色不断上演,旧的明星渐渐淡出,未来的方向又在何方,令人深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